6月下旬,在宁波市北仑集运基地后勤区域的卡嫂共富工坊内,六七位卡嫂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做团扇,用竹篾编织好扇面,剪出喜欢的形状并在边缘包上布条,粘好手柄挂上扇穗,一把精巧团扇就做好了,“这是妈妈给你做的小熊团扇,喜欢吗?”卡嫂韩海云举着做好的扇子对一旁的女儿说。这温馨的一幕,正是北仑芦江工业社区工会聚焦卡嫂群体,为集卡家庭打造“温馨港湾”的生动写照。
北仑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港区,每日有3万辆集卡车在城市与港区之间穿梭,3万名集卡司机用汗水与坚持支撑起物流运输的庞大网络。为了让司机们在这里生活有保障,工作也更加顺心,芦江工业社区工会这两年一直在推行集卡司机社区化服务,从生活到生产,打造全产业链的服务。北仑集运基地有两幢司机公寓,808套司机公寓,为基地内的集装箱卡车司机及家属2500余人提供各种生活配套服务,配备有卡嫂共富工坊、“卡娃一米园”、司机会客厅、餐饮、金融等多种服务。
集卡司机群体常年奔波在外,众多“卡嫂”跟随丈夫来到北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渴望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就业机会。2023年6月,由柴桥街道芦江工业社区等单位共同建立的卡嫂共富工坊正式运营,通过属地的社区工会等资源,链接到区域里面一些企业的来料加工订单,为她们搭建一个家门口的就业平台,赚取额外收入补贴家用。“这里环境好,大家一边做工一边聊天,时间也自由,不耽误照顾丈夫接送孩子。”卡嫂共富工坊的负责人李月芹说。
工坊不仅是就业平台,也是“卡嫂”的精神充电站。依托共富工坊,北仑芦江工业社区工会定期邀请老师现场授课,教授裁剪缝纫、家政收纳、手绳编织等职业技能;在各个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端午节包碱水粽、元宵节的南北汤圆大PK等等,让卡嫂们更好地融入北仑,感受到家的温暖。
“每年7月过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卡娃’(货车司机子女)便会来到北仑,与长期奔波在外的父母相聚。在这个时候就更要发挥工会‘娘家人’的作用,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无忧、欢乐满满的暑假时光。今年已是北仑集运基地集润假日学校开办的第十个年头,到时轮值的司机和‘卡嫂’们也会化身孩子们的守护者与贴心服务者,为孩子们的假期保驾护航。”北仑芦江工业社区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艾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