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工会新闻

劳模工匠踏稻浪:一场数字农耕与米香文化的深度体验

发布时间:2025-06-26

       日前,海曙区古林镇的稻田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学员”——四十余名劳模工匠褪去工装、戴上草帽,在蝉鸣与稻香中开启了一场“农文旅融合”的沉浸式研学。这场由海曙区总工会组织的助农行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交流,更成为劳模工匠们触摸智慧农业脉搏、体验千年米食文化、感悟乡村清廉底蕴的立体课堂。

       乘一叶小舟,缓缓滑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沿岸,古林的田园风光徐徐展开——青瓦白墙的村落,质朴的乡村风貌,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映入眼帘。宁波市劳动模范、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副站长吴颖表示:“舟游古林”项目,不仅展示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更将与之相关的产业串联起来。作为劳模,我们很乐意在这个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技术专长,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在“古林数字大田”,劳模们见证了“一粒米的科技之旅”:无人农机在田间自主划出绿色轨迹,育秧中心的智能温控系统精准呵护每一株秧苗,烘干塔取代了传统的晒谷场,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烘烤的暖香。全国劳模许跃进指着自动插秧机感慨:“从前弯腰插秧一整天,现在机器‘下笔’就是一行诗。”展厅里,高速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钢铁农夫”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蜕变。

       下午的活动瞬间热闹起来。在古林镇的老宅院里,工匠们围坐木桌,将蒸熟的糯米粉揉捏成团,裹上松花粉,再压入雕花模具——一个个金黄饱满的“金团”跃然掌心。 “这手艺我母亲做过,但今天才知道模具上的莲花纹寓意‘清廉’。”一位劳模举着成品笑道。蒸汽氤氲中,传统美食制作不再是旁观,而成了连接农耕文化与当代匠心的纽带。

       行程尾声,宁波家风馆的古老家训与御史文化陈列馆的廉政故事,为活动添了一抹人文厚重。劳模们在展板前驻足,从“耕读传家”的祖训到现代劳模的奉献精神,一条“以劳育德、以文化人”的脉络清晰可见。“原来稻田边的老宅里,藏着这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工匠在留言簿上写下感悟。

       活动跳出了传统参观模式,以“科技体验+非遗手作+文化研学”的立体设计,让劳模工匠既是农业现代化的见证者,也是乡土文化的体验者。当数字大田的屏幕数据与金团的糯香、御史家训的木刻文字交织在一起,乡村振兴的图景便有了温度与质感。

       海曙区总工会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出此类“可触摸、可品尝、可传承”的助农活动,让劳模工匠精神不仅在车间闪耀,更在稻田间扎根,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匠造之美”与“文化之魂”。 


 (海曙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