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媒体聚焦

经济参考报|宁波海曙“工会”“商会”牵手

发布时间:2018-04-13

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水家村,是全国知名的铝制品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过创新成立“工会商会联席会议制度”这一社会基层组织,水家村实现大小企业结对合作,破解企业间信息断层的难题,凝聚起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力量共同致富,同时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了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这个社会基层管理的创新之举在浙江省也属首创。

这个总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小村,有着大大小小铝制品加工企业共99家,其中,有9家为村内龙头企业,共11家规上企业,在全国铝制品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初,为了让企业规模化运作,同时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村里大企业自己设工会,后来又联合成立村商会,而中小企业却没有工会的支持。直到2011年,为小微企业谋福利的村联合基层工会成立。

“但是,我们渐渐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村基层联合工会在协调小微企业时作用弱,村里企业间凝聚力较低、信息传递效率也较低,很多政策无法及时上传下达。当时,我们都认识到,想要平衡大小企业,中间应有一个将两者融合起来的角色。”横街镇总工会主席周燕娜说。

于是,2015年底,水街村尝试创立“村联合基层工会与村商会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商会联合体”应运而生,事实证明,它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大小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沟通交流变得更为畅通。

“工会商会联合体”牵起了小微企业的手。考虑到小微企业设施落后、人员专业性不强,“工会商会联合体”通过牵线搭桥,促成横街镇成人文化学校与宁波市一家培训学校签约,对小微企业进行职工技能培训。

去年,“工会商会联合体”组织开展低压电工培训课,吸引大批中小企业员工来到横街镇职工培训中心学习。

“很多小微企业的电路修理极其不规范,村里的‘土电工’没有上岗证,为企业修电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企业的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周燕娜说,此次低压电工培训实行轮流制,不限制名额,计划在3年内培训5000人次。此外,还开设新晋员工培训、急救培训、心理素质培训等课程,大力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从而提高企业总体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小微企业的“存在感”和参与感更强了。

不仅如此,“工会商会联合体”在村内企业各项事务的协调督促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需要贷款,联合体提议村委会出面与银行进行协商,由村里作出担保,争取贷款额度的提高。还时常督促城管、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手续加紧办理,各项工作效率都比原先高了很多!”周燕娜开心地说。

来自重庆的张小红在海曙惠民日化包装有限公司工作10年,如今已是车间主任的她,对村“工会商会联合体”赞不绝口:“在联合体的提议下,村里企业员工工资每年增加5%-8%。另外,与企业发生纠纷时,有了暖心的‘老娘舅’,做到‘企业矛盾不出村’,大小企业的凝聚力更强了,都成了一家人!”

村中小企业中的外来员工子女就读问题也在村“工会商会联合体”的努力下得以解决,向镇里提出申请,将适龄儿童安排到镇上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工会商会联合体”的出现,村内的民生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以大促小”实现“共同成长”,是“工会商会联合体”对小微企业帮扶的工作宗旨。目前,全村大小企业“结对”共有近50家,企业年产值平均增加三成。

商会内龙头企业拥有人才、技术的优势,在和村联合基层工会商量后,通过大小企业“结对”,小企业技术革新的难题不再。

海曙丽健工艺品厂每个月都会派技术人员上门为“结对”的8家下游小企业“排忧解难”,对此,接受“帮扶”的海曙永欣冲件厂负责人水永明非常感激,他感叹道:“联合体为企业做实事,让我们有奔头。”

但是,由于技术、设备、人才、资金、政策扶持等众多因素,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着实成了村民们的心头大患。

在2015年商会成立之初,恰逢区里要求这9家企业要进行设备改造,测算改建资金需1亿元,这让企业老板们顾虑重重。

同年5月,在“工会商会联合体”成立后,事情迎来了转机:村联合基层工会随即提出了“让绿色理念赢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受到商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2016年下半年,在9家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各部门积极响应,环保设备更新、厂房新建、排污等事项均得以解决。

海曙区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林兵表示:“联合体成立两年多以来,为企业解决大小难题130余个,为村民办实事26件。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制度,同时将在全区有条件的行政村推广该模式,通过共商共议共建,实现‘1+1>2’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