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矩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青年工匠,在“一线”绽放光芒
发布时间:2025-03-28 15:37:14 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潮涌东方看北仑·今天我发布”青年力量专场发布会在北仑区灵峰工业社区举行,3名发布人通过他们的奋斗故事,开启了一场青春与热土的对话。


车间里种出“金果子”


张亮是浙江吉利汽车动力春晓基地设备资深经理。2003年,他入职宁波吉利发动机一厂。


他白天在车间抢着干活,晚上泡在图书馆啃技术书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他快速成长。


公司7次派张亮远赴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学习高精尖设备维修技术。归国后,他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2024年,面对新能源变速器生产线改造项目,张亮请缨,带领团队自主完成41台进口设备硬件升级和38台设备搬迁,为公司节省设备委外改造费用约300万元。


张亮牵头成立的“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8年来培养120余名中高级技能人才,其中,2人成为“浙江青年工匠”,11人获区级、集团级工匠称号。


从学徒到“浙江工匠”,再到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张亮始终秉持“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信念,将车间变成技术突围的战场。在他看来,技术没有捷径,但只要较真到底,车间里能种出“金果子”。


万字建议书打动董事长


张金达是宁波隆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


2017年,黑龙江小伙张金达来到北仑实习。


初到隆源公司,张金达从车间轮岗实习生做起。他实习结束前夜,他花了7个小时写下万余字的建议书,详细记录了他在生产线上发现的细节问题及改进建议。让他没想到的是,公司董事长连夜致电:“你的建议书,我一字不落地看完了,你毕业后是否愿意加入隆源?”


这几年来,隆源公司发展迅猛,销售额年均增长20%30%,张金达也从普通员工成长为项目工程师。


北仑对青年的全方位关怀让张金达深感温暖,但他并未止步于“受惠者”角色——作为企业骨干,他主动参与政策宣传,帮助工友领取落户补贴;作为社区志愿者,他积极反馈一线需求,推动青年交友、技能提升等政策落地。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扎根北仑?我的答案是,因为我深切体会到北仑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并充分感受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张金达说。


“空中飞人”刷新世界纪录


吴向宇是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的桥吊司机。


2019年,吴向宇刚入职梅东公司时,就在全国桥吊技能大赛中斩获亚军。


2021年,班组通知他转型学习远控操作。他啃下《远控桥吊操作法》等技术手册,反复实践,最终突破操作瓶颈,效率显著提升。


202310月的“达飞船奇迹”,成为吴向宇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25小时装卸9552自然箱!面对每小时382自然箱的极限挑战,吴向宇和团队迎难而上,不仅准时完成任务,更刷新了“OCEAN欧洲4线”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


为解决远控着箱效率难题,吴向宇带领团队研发“自动着箱技术”,将一次命中率提升至99%


00后”吴向宇始终认为:“只要咱们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就没有啥不可能的!”


3名发布人从自身经历的小切口入手,从不同维度诠释了北仑锻造‘一流强区’‘一流强港’的奋斗密码。”北仑区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区社科联理事、区“蒲公英”宣讲团顾问张建新说,个体奋斗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城市发展的磅礴力量,助力“潮涌东方看北仑”的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孙肖 许天长 陈烨 张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