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矩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紧抓体系建设“牛鼻子”做大职工创新“总盘子” 镇海创新指数进步排名何以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2024-10-11 13:27:55 来源:本站原创

9月26日,涌动着科创细胞的甬江实验室创园A区新场馆,将“开馆首秀”交给了2024年镇海区职工创新创效交流大会。经材料评审与现场路演,高可靠长寿命宽调幅电致变色玻璃关键技术被评为镇海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镇海炼化褚鹏飞首套大型国产化废碱湿式氧化装置被评为“职工先进操作法”一等奖,高速高精度贴片机被评为“职工创新创效成果展品”一等奖……一场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职工创新潮流正在这片以科创闻名的土地上席卷开来。

体系引领,向改革要动力

“工作温度最高达650摄氏度,寿命达到10万次。”在镇海区职工创新创效交流大会展区,镇海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志远客串起了“展品讲解员”。宁波群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的一款高强度宽温域镍合金紧固件产品已于不久前成功通过客户试用,成为该企业产品在迈向高端之路上的又一突破。成功的背后,展现的正是企业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的工作底色。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作为产业大区和科创强区,镇海始终以改革增强产业发展动能,从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类“梗阻”难题。作为推动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的重要主体,镇海区总工会在近年来持续以产改工作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紧抓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将创新工作体系建设纳入到产改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出企业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在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劲头中,镇海证明了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去年底公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度镇海区创新指数为204.7,比上年提升了28.91,创新指数进步排名全省第一。

融合激励,向创新要活力

不久前,省委、省政府发布2023年度市县“科技创新鼎”通报,镇海区首次夺得这一代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作为区域创新资源高地,镇海目前拥有高能级科创平台13家,其中石墨烯创新中心是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镇海区职工创新创效交流大会当天,一款名为石墨烯RFID电子标签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以其超高读写率吸引了一众创新达人的关注。

据介绍,为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近年来镇海还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新模式和“投、贷、保”联动机制。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海区总工会通过创新推出“产改贷”工程,为职工创新工作注入活力。据统计,自“产改贷”工程实施以来,已解决产改企业融资金额达2亿元,累计带动产改项目50余个,撬动改革资金1.6亿元。

在镇海区职工创新创效交流大会现场,获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职工先进操作法的企业也被授信获得2000万~5000万元贷款额度,实现了工会普惠与金融普惠的深度融合。此外,镇海区总工会还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职工创新专项资金,统筹保障重点领域职工创新经费,构建起区、镇街(园区)、企业三级联动新格局,不断做大职工创新“总盘子”,积极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搭台铺路,让更多创新“金点子”落地生金。

人才支撑,向发展要合力

从要素驱动到科创驱动,处于“换挡期”的镇海面临持续转型的迫切需求,急需强大持久的发展合力。合力从何而来?解题思路写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解这道题,镇海可谓得天独厚。

作为“院士之乡”,镇海历来有着尊重人才的传统。近年来,镇海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贯通融合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提升科创策源力。镇海区总工会始终把工匠人才作为高技能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物,推动工匠人才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抢抓技术变革新机遇,乘着产改春风,创造更多高水平职工创新成果。”作为工匠人才的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首席技师范丽锋作出了倡议。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目前,镇海集聚海内外院士25名,市级以上高端人才项目367个,194个人才项目带动集聚高层次人才近700人,逾万名科技人才在镇海创新创业、成就梦想。据悉,经镇海区总工会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打造“1+5+X”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平台后,镇海的13万名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已占比超35%,居全省前列。(记者: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