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矩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单位办托从“托得到”到“托得好”“托得精” 宁波“花式带娃”火出圈
发布时间:2024-09-06 15:02:14 来源:本站原创

宁波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正在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保育人员队伍。图为保育人员在第二届宁波技能大赛中比拼技能。 (李睿清 摄)

0~3岁的婴幼儿,这个社会中“最柔软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如何守护好他们?托育成了答案。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市有69.6%的婴幼儿家庭已经或正在计划将孩子送托,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旺盛。

在各种托育服务中,用人单位办托这一颇具年代感的形式再度“回归”。“由用人单位办理托育服务,具有安全放心、方便可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优势。”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青年“双职工”家庭增加、隔代抚养难度加大,单位办托迎来发展新机遇。

截至今年上半年,宁波已新增婴幼儿托位1171个,其中社区嵌入式、单位自建型托位506个。但对于宁波广大婴幼儿家庭来说,单位办托仍任重而道远。单位办托存在哪些阻碍?又有何破局之法?在8月29日举行的全国用人单位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上,宁波晒出了自己的“答卷”。

单位办托怎样“托得到”

单位办托,好处众多,不少家长心向往之。但对企业来说,却往往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难题。

“在工作场所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直接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而这类托育服务收费往往很低,甚至不收取费用,对企业而言负担过重。”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企业规模小,婴幼儿照护需求量小和办托资质申请、收费标准设定、场地条件等现实问题也是单位办托的障碍。

面对该情况,宁波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的形式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此后,市总工会印发《市总工会助力共同富裕推动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工作方案》,积极推动用人单位办托。去年,宁波市卫健委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宁波市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将依法保障单位办托纳入规划。宁波连续4年将推进单位办托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再次彰显推进单位办托的决心。

制度之下,宁波还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市县两级联合设立的婴幼儿照护财政专项资金便是最佳证明。对通过社会力量新建的普惠托位,该资金将予以每个托位1万元的补助,并按照每人每月最高8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对于已在卫生部门备案一年以上、职工子女总数占比超60%且符合相关规定的由用人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的托育机构,予以每家10万元的补助。

此外,市场化机构的引入,成为宁波解题的新思路。全市首家产业工人子女托育园——木木橙东光分园便是如此。

木木橙东光分园坐落于姜山镇,这里聚集着3万余名产业工人,托育需求很大。因此,鄞州区总工会、姜山镇与木木橙托育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政府出地,机构出人”的方式,为当地产业工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上班把娃送过来,下班带娃一起走。遇上加班,跟老师说一声就能延时托管,太方便了!”就职于奥克斯工业园区的王苑告诉记者,她与丈夫是双职工,托育园的开放,对她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从鄞州到海曙,这一政、企、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正一路生花。前不久,由雅戈尔集团与“木木橙”联手开办的木木橙江上托育园开业,便是对该模式可行性的二次证明。

单位办托如何“托得好”

单位办托,需要用人单位与家长的“双向奔赴”,而这绕不开服务一词。市统计局调查显示,托育机构照护水平及服务质量、机构资质、教育理念等是婴幼儿家庭送托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尚未有送托计划的家庭来说,托育机构教师的资质和服务是他们的顾虑之一。

从“托得到”到“托得好”,从业人员的水平提升,成为推动单位办托的关键。“托育早就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帮忙看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在适合的环境中,顺应自身个性快乐成长。因此当前市场对托育人员水平、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院校也在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院长周静说。

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早在2017年就开设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又于2021年转型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授课中,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及喂养保健知识,还要求学生熟悉疾病预防、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实践等内容。今年,在该专业首批毕业的126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充实进托育或托幼一体化机构。

与此同时,社会也给出积极响应,来自象山的保育员杨云娜便是响应者之一。通过培训,杨云娜在前不久拿到了保育师证,从此以后,她便是育婴、保育双证上岗人员。“通过培训,我不仅学会了海姆立克、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更掌握了婴幼儿抚触、按摩等专业手法。学会这些,家长也能更放心地将孩子交给我。”她说。

为培育更多优质保育员,宁波自2022年以来,便持续实施“一小”照护人员培训工程,培训内容包含饮食、睡眠、安全卫生等基础照料和智力开发、人格培养等高阶照料。此外,保育师还被纳入全市紧缺人才目录,部分地区将保育人员能力提升纳入政府培训项目。

培训有了去处,宁波还搭建起丰富的技能竞赛体系,让保育员检测学习成果有了途径。从市级“首届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职业技能竞赛”“首届托幼机构医育融合技能大赛”,到承办省级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众多“比武”不仅给从业人员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更为宁波托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多措并举下,宁波保育人员队伍正向专业化发展。据市卫健委统计,截至2023年底,宁波共有保育人员3470名。其中,高职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72%,持初级以上保育师职业技能证书的占78%,较2020年底增长2倍。

从“托得好”到“托得精”

实现“双向奔赴”的另一关键,是优质的托育方式。而一条医育结合的新路径,成为宁波单位办托从“好”到“精”的助推器。

团队经验丰富、保健技术专业、更能根据婴幼儿情况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作为全市首家医疗机构开办的公办公营普惠托育园,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托育园成为不少家长心中的“心头好”。

“一开始我们也有顾虑,但体验下来,我觉得这里非常专业。”家长水女士告诉记者,托育园将医疗保健与养育照护“无缝衔接”的做法,让她觉得很放心。

“背靠专业医疗保健团队,我们能为婴幼儿提供科学、规范、温馨的高质量托育服务。”宁海县妇保院保健部副部长兼托育园园长陈晓绒说,当前园内有近50名宝宝,最小的仅5个月,为照顾好他们,托育园会定期安排儿保专家巡园,评估小朋友成长发育情况,并及时与托育老师对接,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纠正。

同时,宁波还建立起单位办托“正循环”,让更多有实力、质量优的办托单位参与良性竞争。“我们已连续两年推荐市里办托优秀的企业和园区申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一旦获选,不仅有最高25万元的补贴,还能得到全国专家组的指导,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宁波市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便凭借着49年如一日为职工提供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成功摘得这一“桂冠”。

“市县联动鼓励单位办托、引入市场机构减轻办托压力、创新托育形式提升办托质量,宁波这套‘组合拳’很有借鉴意义。”中国人口学会理事郭显超说。

“放心托育,方便可及,是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期盼,而推动更多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托育服务是对这一期盼的直接回应。”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宁波将吸取研讨会中的优秀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找准普惠托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而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讯员 李睿清 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