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税务所,仅2022年就为制造业集群注入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6.8亿元,受理制造业缓缴7.01亿元 ;12个服务窗口,肩负起了辖区内近26000户市场主体的征收管理与纳税服务工作;53名干部,人均每月接受业务咨询150多人次,单窗口月均业务受理60多户次……这就是2023年浙江省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邱隘税务所。
“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社保和非税业务办理在这边。”“手册里有最新的税收政策,您可以看看。”……走进位于鄞州区中山东路浙江创新中心的邱隘税务所,从导税咨询台到办税服务窗口,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热情干练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相关事项。办税服务厅内自助办税终端、税收优惠政策手册等一应俱全,切实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
然而,这家如今高效运作的税务所5年前才正式挂牌。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邱隘税务所由原国税邱隘分局、原地税邱隘分局和原地税咸祥分局三家单位合并设立。“几年前,办这些业务还需要国地税‘两头跑’,整个过程至少得三四天。现在只要取一次号、在一个窗口就能把所有业务办完,方便了很多!”小微企业财务人员张丰对税务机构改革带来的办税便利有着切身感受。
2019年,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项目多、时间要求紧。为有效保证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位,邱隘税务所创新推出“725”工作法,将下发数据按片区分解为7块责任田、2名税务干部为一组,组成党员“攻坚队”,负责驻扎一个乡镇,每5天汇总一次减税降费落实情况,以确保纳税人及时享受税惠红利。在高效的工作机制下,2019年,邱隘税务所共为3000多家企业落实税费减免4000余万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不少企业面临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的问题,位于东吴镇的宁波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因找不到合适的模具供应商,面临400余万元的违约风险。在了解到情况后,邱隘税务所通过税收大数据“牵线搭桥”,不到一天,就为“日月重工”顺利对接到2家模具供应商。在保障“日月重工”提高复工复产效率的同时,还带动“凯虹模具”等10余家东吴镇铸件企业迅速复工复产。
下一步,为助力疫情后区域经济复苏,助企纾困激活企业“经济细胞”,邱隘税务所还将继续顺应税收现代化的大势,通过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市场主体涉税涉费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